股票代码00579 HK

ESG动态

首页 >ESG专栏 > ESG动态

农光互补,赋能粮食生产与清洁能源双重价值

作者:时间:2025-03-27

2025年3月,全国两会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明确了年度工作任务与发展方向。报告强调持续抓好“三农”工作,深入推进乡村振兴,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;继续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,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。在“双碳”目标和粮食安全战略的双重驱动下,清洁能源不断探索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生产融合的创新模式。公司通过建设“农光互补”项目,一方面促进能源低碳绿色转型,助力“双碳”目标实现,另一方面有效提升农业效益,助推“三农”发展。同时,公司积极响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(SDGs),包括目标2“消除饥饿,实现粮食安全,改善营养状况和促进可持续农业”与目标7“确保人人获得负担得起的、可靠和可持续的现代能源”,以绿色能源赋能农业可持续发展,推动全球可持续目标达成。

“农光互补”项目是通过在农业用地上方架设光伏电池板,实现清洁能源生产与农业种植的双重价值提升。在能源与环境方面,“农光互补”项目能够大规模利用光能资源,助力提升清洁能源发电能力。在农业生产方面,搭设光伏板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,调节农业小气候,为作物提供更适宜的生长环境,增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。这种模式有效提高了光能、土地、清洁灌溉用水的复合利用率,提高清洁能源产能的同时,提升粮食供应的稳定性,增加农产品附加值,为农民带来长期可持续收入。

以京能清洁能源华南分公司广东省东源县骆湖镇100MW光伏项目为例,该项目针对土地涝洼导致农作物收成不高的问题,科学选择适宜的农作物品种与光伏系统相结合,配套精准育种、优化种植模式及现代化管理机制,实现“板上光伏发电、板下种植农作物”的高效协同发展。通过合理布局光伏阵列,确保农作物在光伏板下仍能获得充足的散射光,同时借助水稻田的湿环境可保持光伏板的温度,提升发电效率。此外,该模式还能减少农田水分蒸发,节约水资源,真正实现光伏与农业生产的互促共赢。项目投产后年发电量达到0.86亿度,相当于节约标煤2.83万吨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8.63万吨,同时稻谷产量也迎来丰收,达成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双重优化。该项目的成功实践,为农光互补模式的推广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经验,助力农业现代化和能源绿色转型的深度融合。

稻香遍田野,丰盈心头悦。京能清洁能源始终高标准践行企业社会责任,立足于主责主业,不懈探索与追求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。通过深度融合光伏发电与生态农业,公司不仅提升了可再生能源的生产效率,还助力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,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向可持续方向迈进。未来,公司将继续发挥科技创新优势,拓展可再生能源在多元领域的创新应用,助力国家“双碳”目标落实,为构建清洁、高效、协调发展的能源体系贡献更大力量。